babjgcij深圳进口日本CHINO温度计规格
典型的压力式温度计一般是由温包、毛细管和弹性元件(通常是弹簧管或膜盒等)三个基本部分和指示仪表组成,是一个内部充有感温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低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等)的封闭系统。
压力式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
一、压力式的构造
典型的压力式温度计一般是由温包、毛细管和弹性元件(通常是弹簧管或膜盒等)三个基本部分和指示仪表组成,是一个内部充有感温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低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等)的封闭系统。
(一)测温系统
由温包、毛细管(连接管)和弹簧管组成的内部充有感温介质的封闭系统是压力式温度计的核心部分,由它们组成压力式温度计的密闭系统,在制造压力式温度计时,对它们的要求是很高的。
(二)温包
温包是直接与被测介质相接触来感受温度变化的元件,占直接关系到仪表的灵敏度,因此,对它的要求是,温包对被温度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一脚热导率高,热惰性小,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抗腐蚀等。通常用黄铜、紫铜或不锈钢来制造。
温包的容积应根据温度计的测温范围和允许误差来设计。温包的容积过大会增大热惰性,而温包的容积过小,则当温度较高时可能会因内压过高而产生蠕变,使温包容积变大,而引起零点漂移。
压力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压力式温度计是一种机械式测温仪表,属于膨胀式温度计,因其显示机构类似压力表,又称为压力式温度计。它是利用装入密闭容器内的感温介质的压力(或体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性质来测温的。
测温时将温包插入被测介质中,当温度变化时,温包感受湛度后,温包内的工作介质因体膨胀而导致压力的变化,此压力的变化经毛细管传给弹簧管压力计,并使弹性元件产生一定的变形,然后借助齿轮式杠杆传动机构的传动,使指针沿仪表标尺盘偏转,从而由指针在有温度刻度的指示表盘(压力计)上指示出相应的被测温度。
较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的。他的**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较大。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和其他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反复改进,如把玻璃管倒过来,把液体放在管内,把玻璃管封闭等。比较**的是法国人布利奥在1659年制造的温度计,他把玻璃泡的体积缩小,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具备了温度计的雏形。
以后荷兰人华伦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
在华氏温度计出现的同时,法国人列缪尔(1683~1757)也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认为水银的膨胀系数太小,不宜做测温物质。他专心研究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的优点。他反复实践发现,含有1/5水的酒精,在水的结冰温度和沸腾温度之间,其体积的膨胀是从1000个体积单位增大到1080个体积单位。因此他把冰点和沸点之间分成80份,定为自己温度计的温度分度,这就是列氏温度计。
制成后又经过30多年,瑞典人摄尔修斯于1742年改进了华伦海特温度计的刻度,他把水的沸点定为0度,把水的冰点定为100度。后来他的同事施勒默尔把两个温度点的数值又倒过来(即沸点100度,冰点0度),就成了的百分温度,即摄氏温度,用℃表示。